一、监测背景
地质灾害来源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的灾难性破坏,主要包括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。我国地质灾害复杂多样,灾害频繁,是世界上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。近年来,关于滑坡、泥石流类灾害的研究是行业研究的重点。为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,减少人员伤亡,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,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,促进地质灾害严重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,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,做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。
 
二、系统概述
飞尚科技作为行业监测先行者,率先将结构健康监测与物联网、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,通过系统性的构建传感器神经网,综合性的分析地质灾害状态,并对超过安全状态的部位进行预警,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科学化、信息化、自动化和可视化。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,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质量、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。


三、监测示意图

地灾监测2.png

四、监测项目一览表

监测项

设备名称

地表位移监测

一体化GNSS监测系统

裂缝监测

一体化表面位移监测系统

深部位移监测

一体化深部位移监测系统

地下水位监测

一体化孔隙水压监测系统

土壤含水率

一体化土壤温湿度监测系统

降雨量

一体化雨量监测系统

视频监控

一体化视频监控系统

泥水位

泥水位监测仪

 
五、监测依据

(1)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监测规范》(DZ/T0221-2006);

(2)《滑坡、崩塌监测测量规范》(DZ/T0227-2004);

(3)《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》(DZ/T0219-2006);

(4)《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》(DZ/T0220-2006);

(5)《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》(DZ/T0239-2004);

(6)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》( GB50330-2002);

(7)《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》(DZ/T 0448-2023);

(8)《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》(DZ/T0218-2006);

(9)《工程测量标准》(GB 50026-2020);

(10)《建筑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》(DB45/T 382-2007);

(11)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》(DB45/T 1625-2017);

(12)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》(DB50/T 143-2018);

(13)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程》(DB42/T 911-2013);

(14)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》(HJ 164-2020);

(15)《地下水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》(SL360-2006);

(16)《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》(GB/T 50312-2016)

(17)《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》(GB/T 3482-2008)

(18)《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》(GB/T 9361-2011)

(19)《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》(GB/T 14394-2008)

(20)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》(GB 50330-2013) 


六、实现功能
1. 通过自动化监测平台,帮助管理单位实现地质信息化安全监控和过程管理,不再受天气影响。现场任何地点 一旦发生预警,通过视频监测掌握现场情况,根据预警等级,采取不同的报警方式,结合相关责任单位及时采取紧急预案措施,疏散人群,及时转移,减少事故灾害发生。
2. 实现从省-市-县-乡的多级预警报警机制,给出预警后的应急预案,实现灾害监测、预警、响应一体化。 实时长期自动化监测,预防重大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,减少经济损失,维护社会稳定。